云南加固公司:桥梁断桩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7-09-20 16:32:47信息来源:本站作者:浏览次数:
云南汇高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是云南一家成立多年且业务优秀的云南加固公司,在云南有多个大型加固项目,且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云南加固汇高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接下来就为您介绍一下桥梁断桩的预防。云南加固公司目前,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中经常采用灌注桩基础,因为它的优点很多:承载能力好,简化施工,缩短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施工过程中断桩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单位的难题。下面就灌注桩断桩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作以下几点论述。
断桩产生的原因
所谓断桩是指泥浆与水泥砂浆混合物把灌注桩的上下段混凝土隔开,使混凝土变质或截面受损,成为断桩。断桩是施工过程中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不作妥善处理,桩不能使用。因此灌注时要十分注意防止断桩。断桩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1灌注时间长,表面混凝土流动性差,导管埋深浅,继续灌注的混凝土冲破表面层而上升,将混有泥浆的表层覆盖、包裹,就会造成断桩或桩身夹泥。
1.2导管提升过猛使混凝土卡管时,往往采用抖动导管的办法来迫使导管内混凝土下降,此时导管没有提离混凝土表面(只是埋深变浅),则可能有泥浆混入,形成桩身夹泥。如导管提离混凝土面太大,就成为断桩。
1.3测深不准,由于把沉积在混凝土面上浓泥浆中可能有的泥块误认为混凝土,错误地判断混凝土表面高度使导管提高混凝土面成为断桩。由于拆除导管的尺度时的统计错误,也会发生这种事故。
1.4灌注中途,混凝土卡管或导管严重漏水,需搓出导管才能处理,也将形成断桩。
1.5突然停电,现场没有配备发电机或发电机也突然发生故障,搅拌设备或吊机突然损坏,浇灌过程中突然暴雨无法继续浇灌等等,使中途停顿时间太长,不得不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面形成断桩。
1.6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孔壁发生坍塌。
1.7混凝土灌注前泥浆比重、含砂率过大或泥浆的粘度过小,在灌注过程中泥浆或砂发生大量沉降,致使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过小。
1.8混凝土的离析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严重的也会引起断桩。混凝土离析产生的原因灌桩用混凝土灌注前本身就发生了离析。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内进水,使水泥和骨料之间发生了分离。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过小,首批混凝土中已被泥浆离析的部分混凝土没有上翻而留在桩的内部。
断桩产生的原因
所谓断桩是指泥浆与水泥砂浆混合物把灌注桩的上下段混凝土隔开,使混凝土变质或截面受损,成为断桩。断桩是施工过程中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不作妥善处理,桩不能使用。因此灌注时要十分注意防止断桩。断桩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1灌注时间长,表面混凝土流动性差,导管埋深浅,继续灌注的混凝土冲破表面层而上升,将混有泥浆的表层覆盖、包裹,就会造成断桩或桩身夹泥。
1.2导管提升过猛使混凝土卡管时,往往采用抖动导管的办法来迫使导管内混凝土下降,此时导管没有提离混凝土表面(只是埋深变浅),则可能有泥浆混入,形成桩身夹泥。如导管提离混凝土面太大,就成为断桩。
1.3测深不准,由于把沉积在混凝土面上浓泥浆中可能有的泥块误认为混凝土,错误地判断混凝土表面高度使导管提高混凝土面成为断桩。由于拆除导管的尺度时的统计错误,也会发生这种事故。
1.4灌注中途,混凝土卡管或导管严重漏水,需搓出导管才能处理,也将形成断桩。
1.5突然停电,现场没有配备发电机或发电机也突然发生故障,搅拌设备或吊机突然损坏,浇灌过程中突然暴雨无法继续浇灌等等,使中途停顿时间太长,不得不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面形成断桩。
1.6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孔壁发生坍塌。
1.7混凝土灌注前泥浆比重、含砂率过大或泥浆的粘度过小,在灌注过程中泥浆或砂发生大量沉降,致使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过小。
1.8混凝土的离析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严重的也会引起断桩。混凝土离析产生的原因灌桩用混凝土灌注前本身就发生了离析。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内进水,使水泥和骨料之间发生了分离。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过小,首批混凝土中已被泥浆离析的部分混凝土没有上翻而留在桩的内部。
- 上一篇:云南加固公司的加固秘籍,你知道多少
- 下一篇:昆明地基加固用错方法怎么办
- 返回